#校園講師 #什麼是真正的偏遠
進到活動中心,歐校長跟我說,今天全校都來聽你演講了,我驚訝的說,這裡塞得下嗎?他說全校學生數不多,每年級只有三個班,人數不到200人。
#鹿草國中 離嘉義高鐵站不到10分鐘車程,校門口也有公車站,但六點以後就沒車了,孩子如果太晚搭車是無法回家的,不管班次,依據交通距離來說,這裡列為一般地區學校,而非偏遠地區學校。
但其實學生結構很偏鄉,務農和外配因素,導致弱勢的孩子很多,有三成的孩子會繼續就讀高中,七成的孩子都會選讀高職,或是建教合作的學校,期待儘早實習、就業幫助家裡。
在演講的過程中,我發現孩子很純樸,以我歷年國中演講的經驗來說,他們真的很乖,連聽講都是可圈可點的專注,在互動的過程當中,我發現他們需要更多想像,需要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,只要你努力,你可以走出一條不是約定俗成,而是自己真心想望的路。
教育部偏校的定義,不只交通輻輳的距離,文化、生活機能、數位環境及社會經濟等客觀條件因素,皆納入計算指標。
我只是想說,我在交通便利的學校,體驗到了偏校的氣息,這篇沒有要洋洋灑灑評論什麼,只是純粹的紀錄。
謝謝鹿中的盛情款待,還幫我打了營養午餐來吃,主任還加菜附近的滷味和鴨肉。
學校目前只剩一名廚工,除了煮自己學校,還要幫忙煮鄰近兩個小學的午餐,一人煮三校,真的很辛苦。若改團膳的話,菜早煮加上運送時間,送來菜就會涼了。
依然謝謝《#我在西藏曬靈魂》,出版6年了,帶來200場以上的演講,讓我持續透過演講走遍大小鄉鎮,第二本書我會繼續努力,明年一定會出版。